Nature子刊《Ey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中开发出一种可以检测视网膜细微变化的人工智能技术。
由于视网膜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紧密相连。因此,该技术也可以用于预测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
视网膜堵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位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1)
一旦得病,视力不同程度下降,需要用OCT观察并定量测试黄斑水肿程度。如果诊断太迟或未能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研究人员使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敏感性和混淆矩阵在两个独立的测试数据集中评估了该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结果显示,准确率超过95%。
未来,该研究有望在中国、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进行临床试验。
参考资料
2.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