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视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身边的小伙伴,起码一半都戴了眼镜。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近视当中一个特殊群体——高度近视。 当近视度数发展到高度近视后,眼轴增长过多,眼底“耐受力”减弱,易发生各种眼底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可能导致视力的丧失,严重者甚至致盲。 所以,眼科医生都会建议高度近视患者每年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可要做的眼科检查有哪些?又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呢?
3 视力检查 很多高度近视者说: 我已经是高度近视了,摘了眼镜只能看到视力测试表最上面那一行,还有必要测视力吗? 其实,即使是成年人,如果没有做好眼健康管理,近视度数还会不断增长。 高度近视做视力检查时,一般需要戴着眼镜测视力或者由专业的验光师来进行验光检查,目的是查看目前佩戴的眼镜是否能让视力达到1.0、如果获得1.0的视力需要佩戴多少度的眼镜。以此来查看高度近视者度数增长的速度。
2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是为了了解眼睑、结膜、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状体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病变。 特别是针对目前大量的电子产品使用者,是否存在干眼症等眼部问题。
3 眼压与视野检查 眼压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1~21mmHg,双眼眼压差异不应大于5mmHg。如果眼压高出了正常值,眼睛就可能出现青光眼。 高度近视是青光眼的高风险因素。因为高度近视眼发展过程中会把眼球拉长、拉大,房角结构会受到影响而导致结构异常,可能就会发生青光眼。因此。高度近视者应进行眼压和视野检查以排查是否合并有青光眼。
4 眼底检查 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脱离与撕裂 脉络膜萎缩 眼底检查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 彩色眼底照相可以查看眼底的视盘(视神经)、血管、视网膜组织、脉络膜组织等是否发生了异常,以便及时发现视盘水肿、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 很多高度近视者都有“飞蚊症”,也就是感觉眼前有一些透明的漂浮物,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闪光感,如突然出现以上症状、或症状加重,就应该尽快做散瞳后的眼底检查,并可通过压迫巩膜来检查周边视网膜是否有变性、裂孔等,如果发现视网膜的变性区和裂孔,就需要医生给予及时的治疗,避免病变进一步加重。 小知识 此外,提醒大家,由于散瞳后会有畏光、视近物模糊的感受,建议提前备好帽子、墨镜等遮光,散瞳检查后需要6-8个小时,瞳孔慢慢缩小至正常状态,建议检查后不要立即骑车或开车。
5 “眼部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