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近视患者在完成术前检查后,医生会建议在激光手术中同步进行角膜交联术,这一附加步骤常让人疑惑:
角膜交联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同样是摘镜手术,为什么有些人需要“加多一步”?
角膜胶原交联术(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 CXL)是一种通过光化学反应增强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医疗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借助核黄素(维生素B₂)和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刺激角膜胶原纤维交联,从而提升角膜的机械硬度和抗变形能力。
这一技术最初用于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通过“加固”变薄的角膜阻止病情恶化。随着临床应用拓展,它逐渐与屈光手术结合,成为高风险近视患者的“安全锁”,降低术后角膜扩张或视力回退的风险。
角膜胶原交联术通常分为以下几步:
清洁眼部、局部消毒;
眼部滴入麻醉剂;
核黄素渗透:将核黄素滴入角膜表面,使其充分渗透至角膜基质层。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刮除部分角膜上皮(去上皮法)或保留上皮(跨上皮法);
紫外线激活:使用370nm紫外线对角膜进行精准照射,激活核黄素产生活性氧族,促使胶原纤维形成更牢固的交联结构。
全程约需30-60分钟,术后角膜的抗变形能力可提升300%以上。根据患者耐受度,医生可选择“快速交联”(加速愈合)或“传统交联”模式。
以下人群在近视手术中需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以降低风险:
角膜厚度不足者:术前角膜薄、或术后预估剩余厚度<安全值,需通过CXL加固角膜,避免继发性扩张。
高度近视患者:近视>800度时,激光手术需切削更多角膜组织,导致生物力学显著下降。CXL可增强剩余角膜的稳定性,减少远期形变风险。
角膜形态异常者:如角膜曲率>46D、散光不规则,或存在早期圆锥角膜倾向,CXL可阻止病情进展。
有特殊角膜病史者:反复角膜炎、外伤或感染性溃疡患者,CXL可修复受损胶原结构,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近视激光手术需要切削角膜,所以为了提高术后角膜的稳定性,一些角膜较薄、较软的患者做近视手术时,医生会建议加角膜交联。
预防术后角膜生物力学衰竭
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改变屈光力,但过度切削会削弱角膜抗压性,远期可能引发继发性圆锥角膜或扩张。研究显示,联合CXL可将此类风险降低。
减少视力回退
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视力回退。CXL通过增强角膜稳定性,可延长矫正效果的持久性。例如,角膜曲率异常者联合CXL后,高阶像差减少,夜间视觉质量显著提升。
扩大手术适应症
传统上,角膜偏薄或形态异常者可能被排除在激光手术之外。而联合CXL后,医生可通过个性化设计(如调整切削深度和交联范围),为部分“临界安全值”患者提供手术机会。
应对复杂病例
对于散光>400度、二次修正或合并圆锥角膜的患者,CXL可提升手术安全性。
角膜胶原交联术的引入,标志着屈光手术从“单纯矫正视力”迈向“结构功能双重优化”。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个体化加固方案,为角膜条件薄弱者提供双重保障。
未来,随着精准评估技术的进步,CXL将与更多术式结合,为高风险患者创造更安全的摘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