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警告!视网膜杀手出没,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一种具有严重致盲危害的眼部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类眼病,该病主要累及视网膜进而损伤视功能。所以,就不得不说一说视网膜。大家都知道视网膜非常非常重要,可是到底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先看一下下面这张图,这是眼睛的简单构造。
我们的视网膜是眼球后面最里面的一层结构,纤薄却精细的结构承担了我们日常对五彩斑斓世界的需求。可以看出视网膜有很多层,每一层相互协调才能让我们认清这个世界。简单地说,如果视网膜出了病变问题,眼睛对光线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就会明显下降,如此视力就会受损。可见,健康的视网膜对我们非常重要。
接下来,和《金眼科》一起来了解视网膜杀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吧!
什么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具有严重致盲危害的眼部综合征。典型表现为视网膜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视网膜血管炎、中度以上的玻璃体混浊及后期发生的视网膜脱离。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病程机体抵抗力差的成年人易患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健康成年人也有患此病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的高峰年龄多在20岁左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的高峰年龄多在50岁左右。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一般起病隐匿,多有近期患病毒性感冒病史,初期眼前节常有肉芽肿性葡萄膜炎表现。临床研究发现,该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则会病变并迅速蔓延。约2周后,全部出现闭塞性视网膜小动脉炎和玻璃体炎性混浊及广泛性周边视网膜炎性渗出。这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的葡萄膜、视网膜炎症表现一般持续4-6周。绝大多数的病例逐渐发展,导致视网膜脱离坏死,并常常导致严重的视力减退。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目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一经诊断,需立即给予抗病毒治疗。一般认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眼内的炎症反应,但可促进病毒的复制,必须在有效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才能适量使用。
手术治疗
1、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降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据文献报道,1-2期病灶采用眼底激光治疗,可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但是病变较重的3-4期病例,效果不理想。
2、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割术,可用于孔源性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对于周边部难行激光治疗的区域可行巩膜外冷凝,难以贴附的周边蜂窝状视网膜予以切除,再行气、液交换,手术眼予以气体或硅油填充。手术可明显减少眼球萎缩的发生率,对于发病严重的病例手术改善视力的效果不佳。
病毒很可怕,即便是很健康的成年人也会患有此病,机体抵抗力差的成年人更要小心,不要让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让你们的世界陷入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