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期视力还是5.0,怎么现在变成4.6了?听说有恢复视力的方法,这是真的吗?”
“现在市面上还涌现很多近视眼贴、视力矫正仪器等等产品,声称可以治疗近视,真的有用吗?”
“有些视力矫正机构说只要舍得花钱购买它的产品和服务,就能帮孩子摘掉“眼镜”,能信吗?”
…..
为了能让孩子“摘镜”,家长们有多苦恼、多费心、多焦虑?
光是跟以上话题相关的留言,小管家就在后台看到不少。
说白了,这些宣传无非就是给焦虑的家长们带来假希望:
我们能治好你的近视;
我们能让你不戴眼睛也能看得很清楚。
关于市面上的热门矫正视力方法,我们盘点了以下三个级别:
入门级:眼贴、眼罩、恢复视力操等
眼贴眼罩等护眼产品 :这些产品往往声称含有特殊成分,可以穿透眼部皮肤,渗入眼球,直达眼底。不仅能舒缓眼部不适,缓解近视问题,还能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变…..
实际上,这些属于眼部外用的产品,除了使用时的十几分钟的闭目养神,剩下就是冰片和薄荷带来的刺激感。不仅不能对近视矫正起到作用,要是没用好,还有可能会「辣眼睛」。
恢复视力操 :这些视力操的原理是通过锻炼放松眼球改善视力,这其实是从100年前的贝茨疗法演变而来的。
实际上,这种方法早就被验证了是无效的。
现代眼科学已经明确:近视,本质上是眼球长度与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能力不匹配,相对而言就是太长了。
所以无论怎么运动眼球,动的不过是眼球周围的肌肉,不可能会刺激到眼球本体,更别说改变视力了。
不过,为了放松眼睛、缓解眼疲劳,试试这个方法倒也无妨。
注意 :有高度近视的人不建议多转动眼球,因为本身视网膜比较薄,过多的震荡反而可能会引起视网膜脱离。
进阶级:各种高科技视力矫正器
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搜索相关产品,我们会看到,首页的显眼位置大多标有“4周摘掉眼镜”“每天10分钟视力提高一行”“恢复您1.5的视力”等等疗效承诺。
还有的矫正产品自称运用了“3D训练”“5D热敷”“6D移动光学”“8D立体光学”等先进技术。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
其实这些套路无外乎就是按摩、热疗、光点追踪、远近移动等等。
这些原理就是进阶版的“贝茨理论”。
这些仪器最多只能说有缓解眼疲劳和短暂性的提升裸眼视力的作用,不能真正的治疗近视。
要是坚持使用就能摘掉眼镜的话,那眼科医生可能就要失业了。
终结级:独创的眼部训练
还有一些视力康复机构,号称不开刀、不吃药、通过一些「大师」独创的训练就能恢复视力。
很多家长反映:带孩子去体验了一把,发现视力真的有变好。
这时候要注意了,这大多是利用了「裸眼视力≠近视度数」的小漏洞,投机取巧,对真正的近视度数没有丝毫影响。
比如一个近视300度的人,摘掉眼镜查裸眼视力,可能只有0.3。
但如果让他不戴眼镜,适应几天,再去查裸眼视力,都有可能会有提升。
这是因为度数反应的是眼球的屈光状态,而视力是一个主观的存在,和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大脑对视觉图像的处理能力等。
眼睛看得清不清晰,其实是大脑给的信号。而大脑对于清晰度有个容忍范围,超过这个范围才会感觉视觉模糊。
这些「大师」独创的训练通常是一些高强度用眼训练,利用这种训练手段强行提高大脑对不清晰的可容忍范围。看似「裸眼视力」变好,很可能「近视度数」变得更高。且这种改善是暂时性的,一旦戴上合适的屈光度数眼镜,大脑会自动调整回正常的清晰范围。
如果家长们轻信了这种改善效果,忽略孩子眼睛的真实屈光状态,会很容易耽误视力矫正。不仅有可能导致孩子度数攀升,还可能会造成双眼视功能出现异常。
总结:
①近视的本质是眼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旦出现,目前没有办法能够让它恢复正常,大多数号称「治疗近视」、所有号称「治愈近视」的宣传都是骗人的。
②目前有能够延缓近视的发展,或者通过改变眼球结构,纠正近视的度数的方法——近视矫正手术。
③在日常生活里,大家尽量做到让眼睛充分的休息,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多去户外运动,这也是保护眼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