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狂滴眼药水,为什么眼睛更干了?”
——这不是错觉,也不是个例!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11亿人饱受干眼困扰,但超半数患者护理方式南辕北辙。
你疯狂补水时,可能正在加速摧毁眼睛的‘天然护油层’!
一、科学真相:缺油才是主因,错误护理加重病情
国际权威报告(TFOS DEWS II)显示:65%-86%的干眼患者属于“缺油型”(油脂分泌异常),《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也指出:亚洲人群中混合型干眼(缺油+缺水)占比达70%,纯缺水型不足15%。
错误的护理方式,如盲目使用含防腐剂、血管收缩剂的眼药水,可能破坏泪膜稳定性,加速腺体萎缩。
▶1分钟自测→ 你的干眼属于哪种类型?
注: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
数据来源:亚洲干眼协会《干眼临床诊疗共识》(2020)
二、居家护理:三步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第一步:科学热敷
目的:融化腺体内凝固油脂
▶ 温度:42-45℃(《中国干眼专家共识》推荐安全范围)
▶ 时间:10-15分钟/次,每日1-2次
▶ 注意事项:热敷时闭眼,覆盖上下眼皮
▶ 工具选择:使用能精确维持42-45℃温度的设备
★ 注意:慎用普通蒸汽眼罩(温度可能超45℃,用前需手腕内侧测试)
第二步:睑板腺按摩
目的:疏通腺体(热敷后进行)
▶ 步骤:
1.用专用无刺激的清洁棉片擦拭睫毛根部;
2.食指指腹从眼角向眼尾方向,沿睫毛根部轻压滑动 (上睑向下,下睑向上);
3. 每侧眼皮按压5-10次,力度以无痛感为界(切忌用力!)
★ 注意:操作困难者建议到医院接受专业睑板腺按摩
第三步:补油+补水
目的:滋润眼部(按需使用)
▶ “缺油”型:选含脂质(如矿物油/蓖麻油成分)的滴眼液,避免含防腐剂;
▶ “缺水”:选成分为玻璃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等无防腐的滴眼液,更推荐选择单支装无菌剂型;
▶ 混合型/重症:睡前加用眼用凝胶/膏剂(需医生处方指导)。
三、必须规避的3大误区:科学护眼,避免伤眼
▶ 滥用网红眼药水:
“去红血丝”类含盐酸萘甲唑啉,长期使用致反弹性充血;含苯扎氯铵防腐剂的产品加速角膜损伤;
▶ 热敷温度过高:
45℃以上持续5分钟可致热损伤(AAO警示);
▶ 忽视专业诊疗:
睑板腺萎缩不可逆,早期介入是关键。
四、何时需要看医生:出现这些信号立即就医
▶ 24小时内就诊
出现突发视力骤降、剧痛、眼红伴头痛等
▶ 1周内需就诊
持续畏光流泪、睁眼困难、居家护理无效等
▶ 专业治疗手段:
1.强脉冲光(IPL):改善睑板腺功能;
2.泪小点栓塞:适合严重“缺水”型;
3.处方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类滴眼液(如免疫抑制剂类)。
写在最后:
干眼症的本质是泪膜稳态失衡,多数人需“油水同补”。科学护理需遵循 “热敷-疏通-补润” 三步法,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个性化方案,方能有效守护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