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科普

更多 +

汇聚全面眼科知识,涵盖婴幼儿视力呵护、青少年近视防控,以及中老年人视疲劳、干眼、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疾应对。覆盖全年龄段、全眼科病种,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助力大众成为自身眼健康管理的主人,尽享明亮视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年1张眼底照,真能防90%失明?

发布时间:2025/11/04

作者:康晶金眼科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失明”是个让人揪心的词。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正是导致糖友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网上常说“每年1张眼底照,能防90%失明”,这说法靠谱吗?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一、糖网:悄悄偷走视力的“隐形杀手”

糖尿病会损伤全身血管,眼底的微小血管也难逃其害。糖网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既不疼也不痒,视力可能毫无变化。但随着病情进展,血管渗漏、出血,甚至出现视网膜脱离,视力会突然下降,严重时就可能失明。

1762250627852964.png

更棘手的是,糖网造成的视力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等出现明显症状再去检查,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二、每年查眼底,为啥这么重要?

糖网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等多团队联合研究表明,基于大规模医学影像纵向队列,涵盖多国多种族的超20万名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图像和临床数据,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定期做眼底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并规范治疗,90%以上的视力丧失是可以避免的。

这是因为,在糖网早期,通过药物、激光等治疗手段,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保住现有视力。但如果拖延到晚期,即使手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每年1张眼底照”的核心,是通过定期筛查抓住早期干预的机会,而非“照一次就能直接预防失明”。它更像一个“预警信号”,帮你及时发现问题。

1762250633954932.png

三、哪些人该查?多久查一次?

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5年内应首次进行眼底检查,之后每年1次。

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就要查眼底,之后每年1次。

孕期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建议每3个月查一次。

如果已经出现糖网,医生会根据病情建议缩短检查间隔(比如每3 - 6个月一次)。

1762250639961533.png

四、除了查眼底,这些事也很关键

定期筛查是“早发现”的核心,但预防糖网,还得打好“组合拳”:

1.控好血糖、血压、血脂:

权威资料显示,血糖波动越大、血压血脂越高,血管损伤风险就越高。高血糖是糖网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血压升高和脂类代谢异常在糖网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措施。研究发现,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20年后有80%以上会发生视网膜病变,而控制良好的患者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

2.戒烟:

吸烟会加重血管损伤,加速糖网进展。因为烟草中所含的某些血管活性物质使得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加重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3.出现症状别忽视:

如果突然看东西模糊、有黑影飘动、视野缺损,一定要马上就医,别等!

总结:

定期筛查,给视力上道“保险”

“每年1张眼底照能防90%失明”的说法,本质是强调定期眼底筛查对糖网早防早治的重要性。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眼底检查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和测血糖一样重要的“必修课”。

把定期查眼底变成习惯,才能在糖网“偷袭”前做好准备,守住清晰视界。毕竟,看得清,生活才能更有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科普教育,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和治疗。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若出现眼部不适,请及时就诊并遵从眼科医生的指导

图片版权声明:本文配图主要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眼科科普

更多 +

汇聚全面眼科知识,涵盖婴幼儿视力呵护、青少年近视防控,以及中老年人视疲劳、干眼、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疾应对。覆盖全年龄段、全眼科病种,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助力大众成为自身眼健康管理的主人,尽享明亮视界。

预约挂号

提交预约

预约成功

您已成功预约康晶金眼科门诊陈庆明医生号源,就诊时间:2025-06-03上午09:00-12:30,就诊编码:0000156206。请于就诊日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于导诊台报到。

查看预约信息 返回首页

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结果

支付成功

查看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