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科普

更多 +

汇聚全面眼科知识,涵盖婴幼儿视力呵护、青少年近视防控,以及中老年人视疲劳、干眼、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疾应对。覆盖全年龄段、全眼科病种,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助力大众成为自身眼健康管理的主人,尽享明亮视界。

眼睛长出一块“会动”的肉?这不是传说,是致盲危机!

发布时间:2025/11/17

作者:康晶金眼科

如果告诉你,有些人的眼睛里,正长着一块“活着的肉”,它有自己的血管,会一步步蚕食你明亮的黑眼珠,你相信吗?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一种真实的眼部疾病——翼状胬肉。它绝不仅仅是影响美观,任其发展,后果可能是失明。

1763373765692569.png

一、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特征是结膜(覆盖眼白的膜)上的纤维血管组织异常增生,从眼白向黑眼球(角膜)攀爬生长。这块组织通常呈三角形,淡红色,可发生于鼻侧或颞侧,但以鼻侧最常见。

1763373772283286.png

翼状胬肉与普通眼表增生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具有侵袭性。它与单纯的结膜黄斑(一种隆起的黄白色赘生物,通常不侵犯角膜)不同,翼状胬肉会突破角膜缘屏障,向透明的角膜中心进展,最终可能遮蔽瞳孔区,导致视力丧失。

二、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与高危人群

翼状胬肉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紫外线暴露:紫外线辐射被确认为最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会损伤角膜缘干细胞,导致眼表组织异常增生和血管化[1]。

慢性刺激:长期接触风沙、灰尘、干燥等环境会持续刺激结膜,加重病情。

遗传因素:遗传在翼状胬肉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同样环境下有的人可能更容易患病。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长期户外工作者,如外卖骑手、建筑工人、渔民、农民和司机等。这些人群因职业原因眼睛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和环境刺激中,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三、翼状胬肉的发展阶段与症状演变

翼状胬肉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阶段症状各异:

1763373778734420.png

初期阶段: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异物感、眼红,眼角出现小肿物或三角形组织。此时极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普通结膜炎。

进展期阶段:胬肉组织向角膜中央攀爬,患者出现持续性眼红、干涩、异物感加重,视力可能因散光增加而下降。看东西时可能出现明显的遮挡感。

晚期阶段:胬肉覆盖瞳孔区,导致视力高度减退。严重者可导致角膜散光加重、眼球活动受限,甚至失明。

四、翼状胬肉的致命危害:不仅是美观问题

翼状胬肉绝非简单的美观问题,其潜在危害极为严重:

1. 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当胬肉侵犯至瞳孔区且病程较长时,即使手术切除,角膜遗留的瘢痕也可能导致视力无法完全恢复,形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2. 严重散光:

即使胬肉未完全覆盖瞳孔,其牵拉作用也会改变角膜曲率,引起高度不规则散光,导致视物模糊和变形。

3. 眼球活动受限:

大型或复发性胬肉可能引起眼睑与眼球粘连,限制眼球正常转动,影响双眼协调运动。

4. 生活质量的显著下降:

患者常伴有持续眼红、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5. 治疗难度与复发风险:

翼状胬肉手术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复发率与手术方式、患者个体因素以及术后护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五、翼状胬肉的治疗策略[2]

翼状胬肉的治疗需根据病变阶段和严重程度个体化选择:

小而静止的胬肉: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

活动期但未严重影响视力:可试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或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控制炎症。

需手术干预的情况:包括胬肉持续进展威胁视轴、引起明显散光、严重影响外观、导致眼球活动受限或反复炎症发作。

手术方式已从简单切除发展为多种联合术式,主要包括: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从患者自身健康的结膜取一小块富含干细胞的健康组织移植到切除区域。这些干细胞像“种子”能促进健康眼表组织再生修复,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有效抑制胬肉复发[1]。

联合羊膜移植术:对于较大缺损或多次手术者,可考虑使用生物羊膜修复创面。

注:手术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六、预防重于治疗:科学防护指南

预防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1763373785495887.png

有效防紫外线:在户外活动,特别是阳光下,务必佩戴能100%阻挡UVA和UVB的防紫外线太阳镜,并戴上宽檐帽。这是预防翼状胬肉最有效的方法。

减少环境刺激:在风沙大、灰尘多的环境中,佩戴防护眼镜阻挡异物刺激。

保持眼部卫生:不用脏手揉眼,避免眼部炎症反复刺激。

及时治疗眼表疾病:积极治疗慢性结膜炎、干眼症等基础眼病。

定期眼科检查: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能够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结语:

翼状胬肉这块眼角的“小肉”绝非善类,它是潜伏在眼表的“慢性杀手”。从最初的眼红、异物感到最终的视力丧失,其发展过程虽缓慢但确凿。对于长期户外工作者和中老年人群,提高对翼状胬肉的认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出现早期症状及时就医,是避免视力永久损害的关键。

 

文献参考:

[1]张明昌, 姜发纲, 胡椿枝. 翼状胬肉[M]//新编临床眼科学.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苏成明, 冯璐, 陈昉, 等. 翼状胬肉的激光治疗浅析[J]. 生物技术世界, 2015, (04): 99.

背景文献:艾瑶瑶, 霍昭. CNKI中翼状胬肉高被引文献的计量分析[J]. 临床医学进展, 2022, 12(8): 7927-7937.

 

免责声明

本文为科普教育,旨在介绍医疗技术进展,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和治疗。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具体方案请务必遵从眼科医生的指导

图片版权声明

本文配图主要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版权申明

平台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镜像至其他网站、公众号或商业平台;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如有侵权,本平台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眼科科普

更多 +

汇聚全面眼科知识,涵盖婴幼儿视力呵护、青少年近视防控,以及中老年人视疲劳、干眼、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疾应对。覆盖全年龄段、全眼科病种,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助力大众成为自身眼健康管理的主人,尽享明亮视界。

预约挂号

提交预约

预约成功

您已成功预约康晶金眼科门诊陈庆明医生号源,就诊时间:2025-06-03上午09:00-12:30,就诊编码:0000156206。请于就诊日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于导诊台报到。

查看预约信息 返回首页

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结果

支付成功

查看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