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47岁的知名女明星侯佩岑自曝老花眼严重,冲上了微博热搜。这可不是个例,44岁的陈乔恩、41岁的万茜也早早戴上了老花镜。
老花眼,这个曾经的“老年专利”,如今正悄悄“入侵”中年人群。据《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我国3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老花眼问题人群占比56.9%,达3.9亿。今天,就来聊聊老花眼那些事儿。
1、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眼睛的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调节能力就会下降。比如很多上班族,一天到晚对着电脑,下班后还离不开手机,眼睛得不到休息,老花眼自然就“找上门”。
2、关灯玩手机
在黑暗环境中,手机屏幕的光线对比度更强烈,眼睛需要更努力地调节才能看清,这会加重眼睛的负担。而且,侧躺或平躺玩手机,还会导致眼睛受压、供血不足,进一步损害视力。
3、熬夜
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眼睛的正常休息和修复。长期熬夜,眼睛疲劳得不到缓解,晶状体弹性减弱的速度就会加快,老花眼也就更容易出现。
4、忽视眼部保健
很多人觉得眼睛不舒服,揉一揉就好,却不知道手上的细菌很容易引发眼部感染。而且,不注意用眼卫生,不进行适当的眼部放松训练,也会加速眼睛的老化。
5、不良饮食习惯
饮食不均衡,缺乏维生素A、C、E等营养素,会影响眼睛的健康。这些营养素对眼睛的视网膜、晶状体等部位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它们,眼睛的抗疲劳能力和调节能力都会下降。
老花眼初期,症状往往不太明显,很容易被忽视。但当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就该警惕是不是老花眼找上门了。
1. 视近困难
看近处的东西,比如手机、书本上的字,变得模糊不清,需要把东西拿远一点才能看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所需的阅读距离也会越来越长。
2. 阅读时需要更强照明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阅读,会感觉更清楚,这是因为充足的光线增加了书本与文字间的对比度,同时,光线增强后,瞳孔自动缩小,景深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
3. 不能长时间视近物
眼睛调节能力减退,近距离工作时,双眼需保持在调节极限状态,所以无法持久,还可能出现视疲劳症状,比如眼睛酸胀、干涩,甚至头痛。
4. 阅读小字困难
看较小的字体,会觉得吃力,就算努力看,也难以分辨清楚。
5. 近视的人需要摘下眼镜阅读
本身近视的人,看近处时反而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得相对清楚些。
如果你出现上述多个症状,建议及时去正规眼科机构检查,通过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就能确定是否是老花眼。
请在手机微信登录投票 根据年龄段,您目前的老花眼情况是? 单选 40 岁以下,无老花症状,日常注重护眼 40 - 49 岁,已出现看近模糊、眼疲劳等老花症状 40 - 49 岁,暂时无明显老花症状,但担心未来会出现 50 岁及以上,佩戴老花镜,且定期更换度数 50 岁及以上,未佩戴老花镜,觉得影响不大
很多近视的人会心存侥幸,觉得自己有近视,是不是就不会老花,或者老花眼症状会轻一些?其实,近视和老花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近视是屈光不正,主要是因为眼轴过长或角膜、晶状体弯曲度过大,导致看远处物体模糊;而老花是生理现象,是晶状体老化、睫状肌功能衰退,导致看近处物体模糊。所以,无论是否近视,到了一定年龄,都可能出现老花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