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科普

更多 +

汇聚全面眼科知识,涵盖婴幼儿视力呵护、青少年近视防控,以及中老年人视疲劳、干眼、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疾应对。覆盖全年龄段、全眼科病种,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助力大众成为自身眼健康管理的主人,尽享明亮视界。

与凶猛甲流病毒作战,我们需要能独当一面的“大杀器”

发布时间:2025/06/23

作者:康晶金眼科

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敲响了警钟:目前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流感正处于季节性高发时期。

流感高峰是否已经到来?

我们该如何避免日常消毒的误区,开启精准防护模式?

微信图片_20250623111841.jpg甲流病毒模拟图

一、家庭消毒存在哪些误区

许多人在进行家庭清洁消毒时,存在一些误区,这不仅可能降低消毒效果,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大面积喷洒酒精对空气消毒

酒精具有高度易燃性,在密闭空间中大量喷洒会使空气中乙醇浓度升高。当空气中的乙醇浓度>3.3%时,遇到明火或静电就可能会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此外,吸入过多的酒精蒸气可能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导致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 直接将酒精、84消毒水等用于人体消毒

酒精、漂白粉、84消毒水等市面上常见的消毒用品,通常含有强氧化性或腐蚀性的化学成分,人一旦吸入,会刺激呼吸道黏膜,破坏上皮细胞,导致咳嗽、喉咙疼痛,甚至引发黏膜炎症或损伤;如果接触皮肤,会引起干燥、红肿、瘙痒,甚至导致灼伤或引发过敏反应。

因此,使用漂白粉、84消毒水等消毒剂时,最好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

微信图片_20250623111858.jpg

从酒精到洗洁精,从洗手液到抗菌喷雾再到洁厕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消杀产品,都标有远离小孩和宠物、不得口服等注意事项。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用

这样做很可能会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或降低消毒效果。比如说,84消毒水与酸性清洁剂混合会释放有毒的氯气,严重时可以致人中毒;季铵盐类消毒剂与肥皂混用,可能会发生酸碱中和,令消毒剂失去活性。某些混用还有可能生成刺激性气体或腐蚀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物品表面造成损害。

所以在使用消毒剂时,要了解其成分,避免随意混用。

❌洗涤剂中加入消毒剂
在洗涤剂中加入非医用消毒液,可能起不到实际消毒效果。因为在洗涤过程中,大量的水加入会稀释消毒液,致其浓度过低而失去灭活效用。而且,类似84消毒水等消毒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氯可能会腐蚀洗衣机的金属部件和内胆,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混合使用洗涤剂和消毒液可能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刺激性气体或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一款洗涤剂。要注意的是,洗涤剂不能与消毒水混在一起使用。

二、流感高峰还未到来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一周内,中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例数持续攀升,其中北方省份的增长趋势更明显,而无论是门急诊病例还是住院严重病例,流感都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
有公共卫生专家表示,当前99%以上的流感病例均为甲流,但这只是意味着流感在逐步进入高发季节,并不能说明流感已进入高峰。

疾控部门预计,流感疫情将在本月中旬达到高峰,尤其是春运在1月14日开启后。据交通部门综合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规模可能会创历史新高;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规模在去年历史峰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人们外出旅行或者回家探亲访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微信图片_20250623111906.jpg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流感是目前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

眼下还没到流感峰值,防御流感病毒侵袭不能掉以轻心。相比普通感冒,流感可能导致脑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这两类人群免疫较低,属于高风险人群。
要减少病毒传播、降低其危害程度,我们更要做好日常防护措施,比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人多密集的地方科学地佩戴口罩,积极主动地接种流感疫苗,采用高效的消毒剂对频繁使用的随身物品进行清洁、消毒等。

对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物品比如手机、钥匙等,要特别注意消毒清洁,以防止病毒传播。

三、如何选择高效且安全的消毒剂?

前面提到的含次氯酸消毒剂,实际上是我们如今在市面上常见的消毒产品类型。比如次氯酸钙,即是漂白粉;次氯酸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84消毒水。此外还有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在这些化学物中起到有效消杀作用的,是溶于水中产生的次氯酸(HClO)
次氯酸早被科学证明具有强大消毒和杀菌能力,而且这些产品制作成本较低,制备工艺也较为简单。
其实在人体内,也有着内源性的次氯酸“消杀机制”在运行。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的嗜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催化,将H₂O₂(双氧水)转化为次氯酸,起到杀灭、吞噬病原体的作用。
次氯酸的消杀原理
微信图片_20250623111916.jpg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所有含次氯酸消毒剂,其消杀能力和效率,都取决于次氯酸含量多少。也就是说,一旦次氯酸不够稳定浓度不够,其消杀作用就会大大减弱甚至失去。

选择一种性质稳定、消杀范围广泛、安全性足够的消杀剂,对于预防病毒侵袭尤为重要。

决定次氯酸在一种消毒剂里含量大小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提纯技术及制备工艺。高纯度的次氯酸消毒液与其他含次氯酸消毒品不一样,它通过离子流冲击技术制成,所以次氯酸纯度高、稳定性强,而pH值也可以按照设想制定于4.5-5.5之间,性质温和。

相比而言,我们常见的84消毒水,次氯酸占比是0.026%,pH值为强碱性;而次氯酸消毒液中,次氯酸占比可达72.5%-92.6%。这种浓度的次氯酸,能令99.999%以上的细菌及病毒“举械投降”。

科学检测给出的数据,可以作为权威“战报”,对比出不同消毒产品之间的差距:

1.消杀能力

微信图片_20250623111924.png不同类型消毒剂消杀能力对比

微信图片_20250623111931.jpg

次氯酸消毒液可以杀灭99.999%的细菌和病毒

返回列表

眼科科普

更多 +

汇聚全面眼科知识,涵盖婴幼儿视力呵护、青少年近视防控,以及中老年人视疲劳、干眼、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疾应对。覆盖全年龄段、全眼科病种,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助力大众成为自身眼健康管理的主人,尽享明亮视界。

  • ‌眼病百科

    覆盖全生命周期各类眼疾预防、治疗、康复科普

  • 临床治疗

    激光矫正、白内障手术等手术/药物/物理疗法科普

  • 前沿科技

    眼科领域新设备/新研究/新疗法抢先知

  • 视频中心

    用影像传递行业洞察,见证大健康的探索与深耕

预约挂号

提交预约

预约成功

您已成功预约康晶金眼科门诊陈庆明医生号源,就诊时间:2025-06-03上午09:00-12:30,就诊编码:0000156206。请于就诊日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于导诊台报到。

查看预约信息 返回首页

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结果

支付成功

查看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