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末,在当时的意大利威尼斯,有玻璃工匠打磨出两块凸透镜,然后分别嵌入木质圆环内,并通过铆钉将两者连接。于是,有资料记载的、世界上第一副可佩戴眼镜的雏形,就此出现。
世界上第一副可佩戴眼镜的“款式”
框架眼镜发展到今天,尤其对于众多年轻人来说,其功能已不单单在于矫正视力一个方面。一千多年来,眼镜的形态、用途甚至象征意义等多重属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演变也反映人类对光学知识理解的不断加深:从简单的视力矫正工具,发展为集时尚与功能于一体的精致配饰。
跟随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所从事行业及相关专业也发生着变化。日前,教育部完成2024年度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增补工作,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次。
本次增设专业后,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总数达到1434个,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新增专业将于2025年开始招生。
今年这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最受眼科业内人士关注的,是眼镜造型设计与工艺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的新增,目的是“聚焦于人民生活的美好需求,服务民生”。
电脑、手机、眼镜,可谓现代人的“三件套”
01.
“设计出最为适宜的眼镜,其中大有门道”
可能普通群众会有疑问,何谓眼镜造型设计与工艺,这门专业都学些什么内容?
实际上,近年来眼镜行业作为视力保健和时尚配饰的重要领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眼镜造型设计与工艺这门全新专业正是因此应运而生。
这里可以参考一组数据。知名的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曾在今年年中发布的《2024全球视光市场白皮书》中预计,到2028年,全球眼镜镜片行业零售额将达到677亿美元。
而对于中国市场,该《白皮书》称,“2019年至2023年,中国眼镜镜片行业零售额从298亿元增长至348亿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到达3.9%。……未来,随着功能性镜片的渗透率提升,镜片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发展,镜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中国眼镜镜片零售额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中国眼镜镜片零售额将达到489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1%。”
本次申报眼镜造型设计与工艺这个专业的,是天津职业大学。
据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教师刘雯萱介绍,眼镜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仅是视力矫正的工具,更是彰显个性与风格的时尚配饰。所以——
“我们的专业要求学生既要系统掌握眼睛的解剖和生理结构,学习光学、视光学等课程,也要具备美学的素养,学习产品设计,拥有专业的设计师思维。别看一副眼镜平平无奇,但是根据不同人群的脸型、鼻梁高度、耳位等等,设计出最为适宜的眼镜,这其中大有门道。”
刘老师介绍,在日常课堂学习中,为了将未来“眼镜设计师”的创意具象化,学校会在课堂将视光仪器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以学生绘制的设计图为蓝本,运用3D扫描仪将人脸扫描与眼镜进行适配调整。
最后,将完善好的产品运用3D 打印机打印成形,以将学生的设计更贴合真实需求。
对于眼镜造型设计与工艺这个新增专业,学校该如何做?据刘雯萱老师介绍,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医学+美学+智能”的拔尖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群众的眼健康贡献力量。
一款智能近视眼镜。 视频截图
02.
另外的疑问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来可以从事哪些工作?未来的就业前景怎样?
从事产品艺术设计、眼镜设计方向工作的设计师朱亚露,向媒体展示了自己的日常工作范畴及工作场景。
“这些琳琅满目的眼镜都是我们的产品。”
“工作中我就像一个‘魔法师’,应用各种设计软件绘制出眼镜平面效果图,从各个角度审视眼镜的每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瑕疵。在镜框设计上,不仅材料要考究,还得考虑人体工学,让大家佩戴更舒适。”朱亚露说。
朱亚露认为,如今,眼镜早已从单纯的视力矫正工具,变成了年轻人不可或缺的时尚配饰,所以,眼镜设计师要像敏锐的时尚侦探一样,对每个季度流行趋势进行学习和预测。
像朱亚露与同事一起设计的一款智能眼镜,可以将时尚、眼健康管理、科技结合起来,不仅能矫正视力,还具备接打电话、听音乐等功能。
朱亚露表示:“随着人们对时尚和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眼镜设计行业的前景相当光明,未来我会在眼镜设计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对比起来,在全球眼镜行业,如果20世纪体现的主要是眼镜材料的革新,那么在21世纪,则是眼镜的光学设计、功能创新。
有行业专业人士预测,展望未来,眼镜的可能性更加令人兴奋。增强现实(AR)预计将发挥关键作用,智能眼镜将演变为通信、导航和娱乐的沉浸式平台。集成于眼镜中的生物识别传感器或将提供健康监测功能,开启个性化健康的新纪元。材料科学持续推动更轻、更耐用框架的研发,3D打印技术则为提升可持续性和定制化眼镜提供了可能性,而时尚审美、科技与健康医疗的重要交汇,将为眼镜行业的未来格局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