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科普

更多 +

汇聚全面眼科知识,涵盖婴幼儿视力呵护、青少年近视防控,以及中老年人视疲劳、干眼、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疾应对。覆盖全年龄段、全眼科病种,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助力大众成为自身眼健康管理的主人,尽享明亮视界。

科普|为什么眼睛能在黑暗中看见东西?关于暗适应 那不得不说的一些事!

发布时间:2025/06/25

作者:康晶金眼科

咦?为什么我关了灯还能依稀看见物体的轮廓呢?

难道说我就是传说中的夜视眼!

咳咳,想太多了!


  //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走进漆黑的电影院,最开始明明什么都看不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睛逐渐适应了黑暗,并能够依稀分辨周围的事物。这种对低亮度环境的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称为暗适应。 



01.

图片

什么是暗适应?

d0afa5b56e01b576fd9b331cdf1c05a.png

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才会慢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约30-4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




人眼为什么会出现暗适应?

02.

图片
cc1c66c3cd1e1a8f28b57833a9ce505.png


在黑暗的地方,人眼睛中的锥状细胞处于不工作状态,这时只有杆状感光细胞在起作用。在杆状感光细胞中有一种叫视紫红质的物质,它对弱光敏感,在暗处它可以逐渐合成,据眼科专家统计,在暗处5分钟内就可以生成60%的视紫红质,约30分钟即可全部生成。


因此在暗的地方待的时间越长,则对弱光的敏感度也就越高。但有的人杆状感光细胞的功能有障碍,在暗的地方,杆状色素细胞不能正常地工作,不管他在暗处待多久,都不能提高对弱光的敏感度,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夜盲。有的夜盲是维生素A缺乏等因素引起的,有的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引起。杆状感光细胞不具有辨认物体颜色的能力,所以在暗处看东西,都是一种颜色。




03.

图片

暗适应与我们的生活

有什么联系?

ec98c4ae29acf34c4a8b6a4ff772ec2.png


在傍晚掌灯之前,我们对日落时光线变暗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因此不会忽然什么都看不见。如果是一下子进入黑暗,我们会短时处于半盲状态,此时需要格外小心,否则就可能发生危险。暗适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但是从暗处到明处的适应仅需要几秒钟。


研究告诉我们,在夜间行驶的司机一定要尽量避免直视对面行驶过来的汽车大灯,因为,眼睛被强光晃后的恢复时间一般需要20秒,而这一时间对于发生车祸已经足够了。在喝过几杯酒后,由于酒精扩张了瞳孔,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因此,暗适应的恢复过程需要的时间会比正常情况延长30%~50%。所以,喝酒之后驾车,人的反应会比没有喝酒的情况下要慢一些。另外,老年人的暗适应过程比较慢,这也是老人在黑暗中容易跌倒受伤的原因之一。



04.

图片

什么方法可以加速暗适应?

4490097e4b2e3f47d685a3dc287aff7.png



视杆细胞对非常红的光不敏感。也就是说红光下光感色素发生分裂的比例很小,潜水艇和飞机座舱中采用红光照明,就是利用了视觉感受性的这种特性。战斗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值班室中用红灯照明也是基于同样道理,是人们能够快速进入黑暗处工作。

眼科科普

更多 +

汇聚全面眼科知识,涵盖婴幼儿视力呵护、青少年近视防控,以及中老年人视疲劳、干眼、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疾应对。覆盖全年龄段、全眼科病种,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助力大众成为自身眼健康管理的主人,尽享明亮视界。

  • ‌眼病百科

    覆盖全生命周期各类眼疾预防、治疗、康复科普

  • 临床治疗

    激光矫正、白内障手术等手术/药物/物理疗法科普

  • 前沿科技

    眼科领域新设备/新研究/新疗法抢先知

  • 视频中心

    用影像传递行业洞察,见证大健康的探索与深耕

预约挂号

提交预约

预约成功

您已成功预约康晶金眼科门诊陈庆明医生号源,就诊时间:2025-06-03上午09:00-12:30,就诊编码:0000156206。请于就诊日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于导诊台报到。

查看预约信息 返回首页

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结果

支付成功

查看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