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热浪滚滚而来,泳池里的水花、水上乐园的滑梯成了大家的“续命神器”。可不少人刚从水里出来,就被眼睛的“小脾气”缠上 —— 眼白红得像兔子,眼泪止不住地流,稍微眨下眼就疼得龇牙咧嘴。
最近眼科门诊里,这样的“红眼病号”明显上升,不少人还纳闷:“明明玩得挺开心,眼睛咋就罢工了?”今天就手把手教你搞定玩水后的眼部不适,让你清凉一夏不“眼红”。
一、玩水后眼睛为啥闹脾气?
化学物质 “搞偷袭”
泳池里的含氯消毒剂是把双刃剑,杀菌的同时,和汗液、尿液反应生成的三氯胺,会破坏眼表的“保护罩”——(泪膜)。约 30% 的不适都源于此,表现为眼睛干涩、刺痛、发红。
微生物“钻空子”
水质差的水域藏着大量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如腺病毒)。卫生不达标时,感染风险会飙升 ,可能引发结膜炎,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过敏体质“踩雷区”
消毒剂、藻类等可能成为过敏原,过敏人群容易中招,表现为眼痒、红肿,严重时眼睑会水肿。
物理损伤“找上门”
跳水的冲击力、水中异物(沙子、树枝),或是长时间游泳导致的角膜擦伤,尤其容易盯上活泼的孩子,引发眼红、疼痛。
二、眼睛不适有哪些信号?
眼红:眼白出现红血丝,严重时整个眼白发红(结膜充血)。
流泪:泪腺反射性分泌增多,遇风或强光时更明显。
疼痛:从轻微刺痛到剧痛不等,可能影响睁眼。
分泌物增多:细菌感染多为黄色脓性,病毒感染多为水样。
视力模糊:炎症影响角膜透明度时出现,需立即就医。
三、眼睛不舒服,这样应对才靠谱
及时冲洗:第一时间用流动清水冲眼 15 分钟,冲走刺激物,别揉眼!
冷敷缓解:用冰袋裹毛巾敷眼 15-20 分钟,每天 3-4 次,减轻红肿。
勿随意使用眼药水:化学刺激或轻微炎症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人工泪液、抗炎眼药水,感染时别自行用药。
赶紧就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视力模糊、分泌物发臭等,需尽快就诊。尤其是孩子出现剧烈疼痛或畏光,需立刻就医!
四、做好这几点,玩水不“伤眼”
选对场所:挑有卫生许可证、水质清澈无异味的地方,合格泳池游离氯0.3-1.0mg/L,pH 值 7.2-7.8。
戴好泳镜:选密封性好的款式,近视人群可配度数泳镜,下水前检查泳镜密封性(干戴时轻轻按压看是否吸住),每次用完洗净晾干,坏了及时换。
讲究卫生:玩水前后洗澡换衣,不共用毛巾、泳镜,摸眼睛前务必洗手。
控制时长:单次玩水别超 1 小时,定时上岸让眼睛“喘口气”。
了解自身状况:有眼疾或感冒发烧时别玩水,体质弱易中招。
记住以上攻略,守护好我们的“心灵之窗”,让清凉戏水与明亮双眼兼得!遇到不适,科学应对,及时处理,快乐不减分!